經濟參考報2014年05月13日:近年來,隨著水污染、發黃、有異味、毒器材等自來水公共事件的發生,自來水安全成為人們切身的關注?!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哒{研發現,除了水源地水質下降、自來水廠處理工藝落后外,一些用水單位二次供水設施存在設備老化、不能定期清洗的現象,水質合格的自來水在經過這一環節后,被污染的幾率大大增加。
二次供水指“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儲存、加壓等設備,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設備供水經儲存、加壓以后再供用戶的形式”。業內人士認為,二次供水存在的風險隱患亟待重視,建議國家出臺統一的二次供水管理規范。
自來水之“臟”觸目驚心
環保部日前發布消息稱,我國有2.5億居民的住宅區靠近重點排污企業和交通干道,2.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?!斑@一結果觸目驚心,但也是意料之中?!鼻迦A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說,在水源地水質下降、自來水廠處理工藝和管網設施老化等約束下,盡管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到國家標準,但是并不代表是健康的水。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采訪了北京、天津、廣州、石家莊、南京、武漢、呼和浩特等城市的水務界相關專家,他們均表示,水源污染之“臟”,是自來水水質安全最大的問題。如果源頭污染,就會導致后續環節負重難行。
記者在京津水源地看到,由于上游和沿岸保護紅線范圍內并未做到有效保護,導致一些水源地庫區周邊垃圾遍地、礦山私采亂開,庫區水面開發旅游、網箱養魚,水質遭到嚴重染,使得作為飲用水的水源標準不斷放寬。
“僅靠一、二類水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飲水需求,三類水也開始作為自來水水源?!北本┍=f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趙飛虹說,水源水質本身就“臟”,再加工也出不來健康的水。水利部近日公布,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%不達標,湖泊水源地水質較差,只有約30%達標,主要是富營養問題,地下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約為40%。
目前,我國城市自來水加工普遍采取加氯消毒處理,但氯氣消毒的副產品會形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聚合物,因此工藝之“臟”令人擔憂。在天津市中法芥園水務有限公司自來水廠車間,記者不僅看到了從濁水處理到清水的過程,還聞到一股刺鼻的氯氣味兒。該廠負責人說,遇到水質情況不好的時候,還要加更多的消毒劑。
水龍頭鉛超標之“臟”也成隱患。近日,溫州市家庭作坊生產的“毒水龍頭”被曝光,經檢測其鋅含量超出國家標準10倍,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81倍。傅濤說:“這樣的‘毒水龍頭’放出的不是水,而是毒!”
而記者調研發現,二次供水之“臟”更成為影響自來水水質的又一重大隱患。
二次供水設備衛生狀況堪憂
為保證高層建筑供水,二次加壓有個蓄水池,自來水在此停蓄,疾控部門的檢測不包含這個環節,一些二次供水設施的衛生條件不堪入目,極易導致飲用者感染疾病。
自來水涉及千家萬戶,記者在河北、湖北調研了解到,各地供水企業嚴把自來水出廠關,同時出廠水中加放適量氯氣,以達到在市政管網中仍然有一定殺菌消毒的作用。但是,從居民家中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水質是否達標呢?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自來水從出廠到居民家中,二次供水成“最后一公里”污染治理盲區。
《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》(1999年2月3日建設部令第67號發布,2004年7月23日根據《建設部關于修改<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>的決定》修正)將二次供水定義為“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儲存、加壓等設備,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設備供水經儲存、加壓以后再供用戶的形式”。
河北衡水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鄭建恒說,市內自來水管網的水壓一般只能輸送到三、四樓,五層以上的小區需要二次加壓。為保證高層建筑供水,二次加壓有個蓄水池,自來水在此停蓄,疾控部門的檢測不包含這個環節,這是導致自來水污染的一個隱患。樓房住戶多,水箱的水循環快,住戶少,自來水停蓄時間越長,污染越嚴重。
曾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調研的武漢市水務集團總工程師邱文心說,一些二次供水設施的衛生條件不堪入目。一般來說,二次供水設施歸小區物業管理,部分小區能定期清理水箱,有一些小區的二次供水儲水箱常年無人清洗。有的二次供水設施在單獨房間,無專人看管,出入方便,由小區老頭老太太臨時負責,存在重大安全隱患。
業內人士介紹,二次供水的水箱容易變成微生物滋生的溫床,產生淤泥、青苔、雜草甚至紅蟲,導致飲用者感染疾病。沒有嚴密的監管,如果有人惡意投毒,后果不堪設想。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在個別老舊小區看到,小區內二次供水水箱處于無人看管狀態,常年未清洗、消毒或未蓋加鎖。水箱內都是淤泥雜質,蟲蟻尸體漂浮于水面,鐵銹和脫落漆皮四處散落,甚至還有死耗子等。
記者詢問多位小區物業公司、供水企業負責人,他們表示,二次供水確實存在污染風險,但是污染程度有多重,目前還沒有權威部門的統計。
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力
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推進、高層住宅不斷增多,二次供水導致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?!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哒{查發現,二次供水設施產權管理分散、建設標準不統一、設備缺乏定期維護等,是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重要原因。
據了解,武漢市水務部門每年有60%至70%的投訴因二次供水水質問題。記者梳理發現,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有三:
一是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歸業主,管理分散。我國《物權法》界定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為全體業主共有,業主應承擔其維護的職責,但目前國家沒有出臺與二次供水相關的管理辦法。石家莊市供水公司總經理劉建波說,自來水供應單位既不擁有這些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,也沒有得到授權去管理這些設備,供水企業保證水在進入小區時合格,而進入居民家前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一般由開發商、物業或房產所有者來負責。
隨著國有企業改制、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推進,大批由企事業單位管理的老舊居民小區無人管理或業主自發管理,而業主普遍缺乏管理意識和能力,不愿承擔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維護費用,隨意廢除設施、改變設施用途等行為時有發生,造成二次供水設施無法正常發揮功能。
二是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標準不統一。分散的二次供水設施由開發商建設、物業公司管理,開發商在建設二次供水設施過程中,存在建設標準不統一,所用材料良莠不齊。這些設施由小區物業負責維護清洗,至于能否保證二次供水水質,在于物業能否盡職盡責,保障二次供水水質成為物業能否“憑良心”做的事。
三是供水企業有心無力承擔設備的維護。邱文心說,居民的物權意識不強,遇到二次供水影響水質會找政府、找供水企業,政府出于維護社會穩定的考慮,讓企業被動地承擔了這類服務?,F有水價內不含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和維護,在沒有政策、資金的支持下,由供水企業承擔社會責任,成本過大。
武漢市二次供水的泵房有2000多個,為防止自來水污染“最后一公里”現象,武漢水務集團本打算全部接管,但是接管過程中發現這項工作消耗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太大,接管了170多個,不得不停下來。
相應供水法律規章缺失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調研了解到,對于二次供水清洗的安全隱患,個別地區探索制定地方二次供水條例。業內人士認為,國家應加大力度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章,真正使二次供水有法可依。
近年來城鎮化速度加快,市區內二次供水設施逐年增長,一些水污染事件被媒體曝光后,市民日益關注自身飲水安全,記者采訪了解到,由于自來水水質問題,一些地區出現市民堵路、堵政府等群體性事件。
對于二次供水的安全隱患,專家建議,相關部門應該加快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章,為二次供水管理提供法律依據。邱文心建議,進一步明確二次供水設施建設、改造、管理的責任主體和資金渠道。新建樓房的二次供水設施建設采用建管合一模式,即設計、施工和后期運營維護由水務集團負責,建設資金列入房屋的建設成本。
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,由政府組織,水務集團實施,改造后由水務集團統一管理,改造資金政府由承擔。對于水務集團接管的二次供水設施,通過收取二次供水服務費來進行日常的運營業管理,做到“統一設計、統一建設、統一管理、統一維護、統一收費”。
專家建議,在用水管理條例中明確,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主體應當加強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,建立水質管理制度和檢測檔案;定期進行水質常規檢測,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;定期對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,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。
電話:0351-2571516
手機:15503635919
中央空調清洗消毒
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
衛生檢測委托
技術咨詢培訓
山西廣潔清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